新闻动态
NEWS
自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后,专家纷纷预测,储能将成为继电动汽车之后的另一个超级赛道。今年,储能的发展也迎来了进一步跃迁,从源网侧的蓬勃崛起延伸至用户侧的遍地开花,储能的商业化路径正在市场的不断实践中逐渐清晰。
近日,由临港集团与澎湃科技联合主办的“抢占未来产业”线下沙龙首期“新能源储能的商业化道路”主题活动如期举办,沙龙围绕工商业储能的应用与挑战、户用储能的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
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院长严晓教授
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院长严晓教授受邀出席,并在“储能产品的商业化路径”圆桌会议环节,分享技术洞察与市场经验。圆桌会议由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主持,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绿能公司、特来电等知名企业参加。
会议上,严晓教授分享道,想要更好地推进“新能源+储能”在工商业领域的开发与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储能安全与可落地的风险减量管理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提升了储能的安全水平,才能让更多的工商业主放心使用储能;其次,储能的设计要深度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一切以需求为出发点,以价值结果为导向,提升储能的技术水平,完善后端的运维与运营管理,为工商业主提供更放心且省心的绿能服务;最后,储能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工商业主降低储能的应用门槛。
新型工商业储能的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商业化的诸多挑战,短期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实现稳定和可持续的收益,长远挑战主要在于建立责权利明确的信用体系。在短期市场,储能的商业模式仍不健全,逐步开放的电力交易市场为储能的收益打开想象空间,而在动态且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定与可持续的收益非常依赖于资产持有者的数字化能力与能源运营能力。在长期市场中,储能项目的落地涉及多个利益关联方,如业主、投资者、EPC方、运维方和政府等等,如何协同好各方的利益与责任,需要产业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与沉淀。
沙龙圆桌环节探讨储能产品的商业化路径,左二为严晓教授
未来,在工商业储能的商业化进程中,美克生能源作为市场的排头兵,将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着眼行业关键问题,坚持技术创新,以前沿的技术与模式,助力储能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国家电力系统稳健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Copyright(©) 2021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4088号-1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业务合作 Business Line
地址 Address
上海市闵行区泰虹路456弄11号(新华联国际中心11号楼)
浙江公司:杭州市余杭区欧美金融城T6幢26层
江苏公司:无锡市新吴区融智大厦C栋8楼